何时出现辉煌
纵观近十年世界各个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股票市场的对应关系,唯独中国股票市场与中国经济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之间形成举世罕见严重背离。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更是无从谈起。全球主要股市连续16年大涨暴涨,连创历史新高,唯独中国股市和历史高点相比下跌幅度超过40%。股市暴跌对资金的沉淀、套牢和锁定,加剧了我国金融生态的畸形发展。
中国经济绝不是中国股市一蹶不振的背锅侠。中国股市发展路径选择失当,才是错失长达十五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超级牛市的罪魁祸首。
2007年,我国GDP为27.009万亿元;2024年我国GDP为134.91亿元,18年累计增长500%。但是,2007年上证指数国收官点位是5261.56点,2024年的点位是3351.76点,18年却巨幅下跌了36.3%。中国股市对中国经济的扭曲解读世所罕见。
如果我们专门对比中美经济和股市的数据,更加说明我国股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拖累。
一、中美GDP数据和股市走势对比
第一,中美GDP数据对比
2007年,我国GDP为27.009万亿元;2024年我国GDP为134.91亿元,18年累计增长500%。
2007年,美国GDP为14.48万亿美元,2024年为28.79万亿美元。与2007年比较,增长92.3%。
第二,中美股市走势对比
2007年上证指数国收官点位是5261.56点,2024年收盘点位3351.76点,18年下跌36.3%。其中,2008年中国股市最低点位1664点。
同一时期,美国道琼斯指数最低点位6469.95点,2024年12月收官点位45073点,涨幅超过588%。标普500从666.79点涨至6099点,暴涨815%。纳斯达克指数由1265.52点涨到20055点,涨幅1485%。
标普500指数走势
最近两年的中美股票市场数据对比,更加显示中国股市裹足不前的事实:
美国股市:2023年,道琼斯指数上涨13.7%,标普500指数上涨24.23%,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3.42%,纳指涨幅在全球主要股指中位列第一。
2024年,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9.81%,标普以上涨23.84%,道琼斯指数上涨12.95%。连续两年美股三大指数均为两位数暴涨。
纳斯达克指数走势
中国股市:2023年,上证指数累计下跌3.7%,深证成指下跌13.54%,创业板指下跌19.41%,沪深300指数下跌11.3%。科创50指数下跌11.24%。
2024年,上证指数上涨12.67%,深证成指的上涨9.34%,创业板指上涨13.23%。深圳成指和创业板指都未能收复上一年的失地。
当前的上证指数与2007年的历史最高点6124点相比,18年累计下跌幅度超过40%,举世罕见。中小投资者获利仅仅是一种梦想。
上证指数走势
第三,股票市值与GDP占比,中国远远落后
2024年,A股市值仅占我国GDP的76%。而美国为285%,德国为255%,日本162%。印度的GDP总量仅为中国的20%,但是,股票市值的是GDP的394%。中国远远落后。
这足以说明,中国股市与中国经济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之间形成举世罕见严重背离。作为个人投资者占绝对地位的中国证券市场,一个全球融资能力最强、对二级市场投资者回报最差的单项极端化发育的市场,投资于中国股市,意味着不仅难以获得回报,相反,千万个家庭的财富被迫不断缩水。作为最大的最能够提振内需扩大消费的群体消费动能被彻底遏制。也意味着股市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负数。
二、中国股市难以走出牛市的症结何在
客观来讲,我国股市始终处在违背市场供求关系的监管运行机制当中。因此,对各种超级利好麻木不仁就成了必然结果。
2023年以来,最高层以史无前例的力度、强度、深度力挺证券市场。目的不言自明,就是要从政策端发力,决心把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双赢格局。很遗憾,利好都被泛滥无序的各种做空利器化为乌有。根本症结是,引进所有能够最大限度的融资功能和最宽泛毫无节制的做空机制,严重弱化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获利成了交易制度偏袒一方的专利。
最突出体现在水土不服的三大交易机制彻底遏制了股市自身发展的运行路径。
一是T+1和T+0以及涨跌停板带来的矛盾交织。
二是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交易机制的割裂运行,导致T+0回转交易成为机构洗劫中小投资者的利器。
三是盲目发展量化交易,与股指期货期权和融资融券共同形成做空市场的巨大负面效应,导致中国股市面对任何利好都是一日行情甚至引发更大幅度的下跌。
四是期货期权、ETF期权和融资融券三大交易机制,以50万元的入围门槛限制,将所有的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融资融券、量化交易、股指期货期权的月交割制度以及和现货市场交易机制错配等做空机制,在大干快上发行上市、蜂拥减持套现的共同作用下,机构自然将利益锁定目标瞄向毫无避险机制保护的中小投资者。
五是以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以及汇金、证金、社保基金为代表的“国家队”,作为我国A股市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根本没有树立中国股市的牛市思维。反而在T+1和T+0运行机制并存的矛盾交织中,利用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交易机制的割裂运行,导致T+0回转交易成为机构洗劫中小投资者的利器。
三、唯有坚定树立把中国股市建设成为全民分享改革成果的重要场所的信念,才能摆脱掣肘,走出牛市
牛市是扩大消费的基石。只有中国股市长期走牛才能夯实经济发展根基,提高全民福祉。在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制度基础建设取得成效的前提下,当前的重中之重,无疑就是千方百计提高二级市场的投资回报能力。
第一,牢固树立中国股市要立足于广大中小投资者取得良好回报的理念
自吴清主席上任以来,特别是证监会对股票市场的定义出现历史性巨变。多次旗帜鲜明地表态,没有亿万中小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就没有资本市场30多年的发展,他们是市场的功臣。
股市已经成为居民配置资产的重要渠道,市场波动直接关系老百姓的“钱袋子”。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在信息、资金、工具运用等方面存在劣势,更容易受到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侵害。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保护好投资者,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
更加不可忽视的是,拯救中国股市就是拯救中国经济。中国股市对整个中国经济影响巨大。上市公司就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盘,上市公司对国民经济的代表性和引领性显得至关重要,应当成为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我国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与GDP之比超过60%,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占到所有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超过50%。可见,一个充满发展活力具备投资价值的股市,对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具有不可限量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2024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再次提出活跃资本市场,并且与“更好支持扩大内需”相结合。很显然,这是特别强调资本市场对于财产性收入及居民财富效应的重要作用。更直白地说,中国经济亟待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来添砖加瓦。我国“十四五规划”直至2035年这一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工程,一个极其重要的支撑就是加快发展壮大消费市场。
走牛可行吗!!!
更具体地说,就是要为中国经济彻底摆脱三年疫情以来所受到的桎梏解困,为解放长期套牢沉淀锁定的相当于50%的GDP总量的资本寻找活路,为中小投资者通过制度改革激活财富增值效应。
第二,坚决彻底根治阻挠牛市行情发展的弊端,促进股市形成所有资本“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中国股市不是没有投资价值,而是被诸多恶意唱空做空的失当行为羁绊。坚决彻底根治当前中国股市存在的诸多弊端,才能可能实现促进长期资本形成,提高各类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和稳定性,真正让中国股市形成所有资本“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牛市才会有自然而然的生成土壤。
规则和制度决定了避险机制和融资融券就是垄断机构的专利,就是机构的特别提款权。等于从制度层面剥夺了中小投资者参与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机制的权利。实际是保护最广大的中小投资者的目标失去了根基。
亟待对五项交易机制进行彻底改革。
一是以央行为背书,以我国外汇储备为基础,至少以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为基础,再由财政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中金所、中证金融共同筹资组建设立。给市场一个强烈的做多信号,对推动中国股市牛市行情、提振投资者的持股信心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是将股指期货期权月度交割改为季度交割。
三是对股指期货期权市场和股票市场统一实施T+0交易机制。
四是取消资金门槛限制,赋予中小投资者参与避险机制和融资融券的权利。
五是取缔量化交易机制,最大限度遏制做空动能。量化交易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与监管初衷背道而驰。与其花费巨大代价,整天寻思如何监管量化交易对股市走势的巨大负面效应,不如彻底关闭,从根本上消除其做空市场的动能。
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今后十年,无论是承担对中国经济的推动责任还是面对被深套多年的投资者,中国股市唯一的目标就是如何走出像样的一轮超级牛市。如果把沉淀锁定蒸发的五十多万亿实实在在的资本解放出来,就是中国股市为中国经济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世诚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