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堪称历史上最成功的“伪装者”。如今,这颗宝石被镶嵌在英国第二王冠的正中央,闪耀于众人眼前,甚至连享誉世界的“库里南2号”钻石,也只能在它的光辉下略显逊色。它的命运几经沉浮,曾在战火中辗转上百年,因一次意外挽救了英王亨利五世的性命,从而被英国皇室奉为象征好运的“幸运之石”。如今,它安静地躺在伦敦塔的珍宝馆中,被人们怀着敬畏与好奇凝视。然而,直至近代,人们才逐渐揭开它的“真面目”,发现它并非红宝石,但这并未动摇它在英国皇室中的崇高地位。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这枚充满传奇色彩、欺世上千年的“黑王子红宝石”。
这颗“黑王子红宝石”(Black Prince’s Ruby)重达170克拉,约两英寸长,色泽鲜艳,呈玫瑰红,外形为半抛光八面体。它曾长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巨大的宝石级红宝石之一。然而,它的真正来历却扑朔迷离。关于它最初何时被开采、由谁购得,史料并无定论。普遍认可的说法是,它出自塔吉克斯坦帕米尔高原的巴达赫尚地区——著名的Kuh-i-Lalk矿区。该矿区早在公元7世纪便被人们开采,这里盛产晶莹剔透、颗粒硕大的尖晶石。由于古人缺乏现代鉴定工具,仅能凭借色泽区分宝石,因而这种艳红似血的大颗粒尖晶石,常常被当作红宝石的替代品,流传于世。
展开剩余74%据史书记载,这颗误认的尖晶石最早于14世纪出现在西班牙。当时的西班牙因摩尔人入侵而分裂,其中格拉纳达城正是摩尔王国的重要据点。这颗“红宝石”原本是格拉纳达王子穆罕默德珍藏的宝物之一。然而,随着权力斗争的加剧,1362年格拉纳达战败,不得不向卡斯提尔王国投降。摩尔苏丹在谈判中惨遭佩德罗一世杀害,其随身的珠宝也被悉数掠夺,其中就包括这颗巨大的“红宝石”。可惜好景不长,佩德罗的王位很快遭到同父异母兄长恩里克觊觎,王国内战频繁爆发。
1366年,恩里克在法国支持下攻入卡斯提尔,并在布尔戈斯加冕为王。走投无路的佩德罗只得向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长子——“黑太子”爱德华求助。关于“黑太子”的称呼有两种说法:一是他常身披黑甲征战,二是因其作战残酷而被敌人称作“黑”。1367年,黑太子率军在纳胡拉之战中击败恩里克,帮助佩德罗稳固王位。感恩之余,佩德罗将这颗硕大的“红宝石”献给黑太子。爱德华被它的艳丽光芒深深吸引,并以自己的称号为它命名。从此,“黑王子红宝石”成为英国皇室的传世之宝。
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中,这颗宝石出现在亨利五世的金色头盔上。激战中,他数次险遭砍杀,头盔甚至被劈裂,但奇迹般地,他本人和宝石都安然无恙。自此,“黑王子红宝石”被视作护佑王室的幸运象征。之后,它伴随历代国王,被镶嵌在王冠上或珍藏于宫廷宝库。
然而,它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1649年,查理一世因叛国罪被处死,大量皇室珍宝被克伦威尔政权熔毁或廉价售出,这颗宝石也随之消失。直至查理二世复辟后,它才又回到皇室。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加冕时嫌圣爱德华王冠过重,特令珠宝商打造新的“帝国王冠”,并将“黑王子红宝石”镶嵌在正中十字饰上。此后,从爱德华七世到查尔斯三世,它始终在王冠中央熠熠生辉,见证着英国王室的辉煌与动荡。
直到近些年,专家才确认,这颗重达170克拉的宝石并非红宝石,而是红色尖晶石。事实上,在古代,尖晶石长期被误认为红宝石。比如清代一品官员顶戴上的“红宝石”,其实几乎全是尖晶石。尽管如此,这枚宝石承载的历史与象征,远远超越了它本身的矿物价值。它不仅见证了王朝更替与战争风云,更成为大英帝国辉煌岁月的象征。
你要不要我帮你把改写后的版本再分成更优美的小标题,排版成更像杂志文章的风格?
发布于:天津市世诚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